误区一:自己开发。首先,OA系统已经涉及到越来越多的学科技术,包括计算机、通信、网络、管理与行为、多媒体、数据库、图形图像等等,是一个需要综合各种人才的团队工程,一个或者几个普通程序员已经很难做好。其次,单位内部的程序员受行业和职位限制,无法掌握最新的管理理念及其发展趋势,往往只能对市面上的OA系统和自己单位的办公流程进行简单模仿和克隆,不能够真正实现提升管理水平的目的; 再次,频繁调整OA系统会严重影响员工的快速掌握和正常使用,延长融合期; 最后,开发OA系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、管理、时间成本,不可控因素很多,综合费用最低也要几万元,很多都要数十万元,显然得不偿失。
误区二:功能越全越好。容易造成功能闲置,系统空洞;功能越全,系统越复杂,使用越困难,维护越麻烦;功能多一点,价格多一片,一次性投入太大;服务成本直线上升,隐形风险增大,甚至使应用半途而废。
误区三:价格越贵越好。判断一个OA系统好不好的根本原则不是看它的价格,而是看它是否适合自己;价格越高,投入越大,负担越重,风险越高;选择价格昂贵的名牌产品,其实是在替厂家支付广告费;最后,产品可能没有产品化,开发商还是按照项目在做,没有成本优势。
误区四:价格越低越好。质量问题。这种价格极低的OA多是小公司和个人开发的,还有是个人离职后从原来的企业里带出来的,产品的稳定性、升级性、版权等都没有保障;其次,隐性成本。
误区五:系统越透明、开放、越自由越好。开放必须是相对的,如果所有员工都可以在网上随意浏览单位的财务数据、客户资料、成本信息、配方工艺等重要文件,就很容易造成泄密,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。
误区六:系统应该完全符合单位的办公模式。软件必须要体现它自身的思想和特点,因为这是软件的作用所在,价值体现; OA系统不是将传统办公搬到网上,它融合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积极的工作态度,体现了新的办公方式;OA的公开、公正、透明会触及某些人的私人利益,使之产生抵触心理。
误区七:大企业开发的一定好。首先,术业有专攻,大企业能做强某个软件或者硬件,却不一定能做好OA,因为它们是不同的概念;大企业开发的OA系统价格惊人,往往是普通OA的数倍甚至数十倍; 功能呢是大同小异;OA系统的开发技术和理念日渐成熟,很多公司都开发出了优秀的OA软件;最后,大企业开发的OA系统更适合大企业来用,因为中小企业使用的版本需要具有中小企业特色,包括结构、功能、流程、维护等。相反规模不是很大的公司开发出来的系统可能更实用,因为他们对中小企业理解更直接,更深刻。
误区八:选一个OA软件来彻底改善管理。管理混乱是因为没有规范的流程,而规范的流程需要人来制定,然后借助OA系统来让流程得到有效的执行;OA是一个工具,不具有主观能动性,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如激励、分析、决策等等都需要人来完成;OA的作用是提高整个单位的办公效率和办公质量,将人从低端工作中解放出来处理核心事务。
误区九:一步到位,一劳永逸。企业发展不会一步到位,人员、规模、制度、思维、文化等都在不断的调整、改进中;产品发展不会一步到位,应用技术、功能模块、管理理念日新月异,必须时刻更新;社会发展不会一步到位,社会进步突飞猛进,要么创新,要么淘汰。
误区十:好的OA系统并不需要什么服务。买软件只是第一步,真正的工作在于应用,这是个长期的过程,没有可靠的服务是不可能做好的;OA系统发展迅速,拒绝服务也就拒绝了持续改进、持续领先的机会;单位自己的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很难满足技术发展需要。